-
目录
目录·共203章
- 第一章 意外穿越
- 第二章 赵括兵书
- 第三章 名将李牧
- 第四章 黑衣老人
- 第五章 田墨相助
- 第六章 拜师田简
- 第七章 密谋造纸
- 第八章 意外收获
- 第九章 入城邯郸
- 第十章 城门结怨
- 第十一章 遭人戏弄
- 第十二章 义不受辱
- 第十三章 此间少年
- 第十四章 夫人赵姬
- 第十五章 目的达成
- 第十六章 豢龙秘术
- 第十七章 火力全开
- 第十八章 女阴谋家
- 第十九章 疯子郭嘉
- 第二十章 师兄卫缭
- 第二十一章 卫缭之叹
- 第二十二章 战场变革
- 第二十三章 郭嘉入秦
- 第二十四章 猛虎出柙
- 第二十五章 秦昭襄王
- 第二十六章 百家见礼
- 第二十七章 鬼谷一门
- 第二十八章 隐患重重
- 第二十九章 齐国邹衍
- 第三十章 楚国熊氏(上)
- 第三十一章 楚国熊氏(下)
- 第三十二章 信息传递
- 第三十三章 大会将至
- 第一章 百家齐聚
- 第二章 公子郭嘉
- 第三章 信陵无忌(上)
- 第四章 信陵无忌(下)
- 第五章 郭府夜宴
- 第六章 奇货可居
- 第七章 魏国武卒
- 第八章 夜战武卒
- 第九章 反思功过
- 第十章 当面羞辱
- 第十一章 朝阳初升
- 第十二章 谍影重重
- 第十三章 英雄远征
- 第十四章 大将相请
- 第十五章 将军王齮
- 第十六章 郿县三族
- 第十七章 三族盟约
- 第十八章 秦王辞世
- 第十九章 宗正嬴秋
- 第二十章 打断狗腿
- 第二十一章 秦王子楚
- 第二十二章 质子回国
- 第二十三章 城门刺杀
- 第二十四章 潜龙在渊
- 第二十五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六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七章 郭嘉守城
- 第二十八章 成蟜来访
- 第二十九章 深夜暗影
- 第三十章 溶血立誓
- 第三十一章 整顿军纪
- 第三十二章 郭嘉发威
- 第三十三章 纪诚之死
- 第三十四章 咸阳风暴
- 第三十五章 局势纷乱
- 第三十六章 一字千金
- 第三十七章 宵禁解除
- 第三十八章 直面丞相
- 第三十九章 廷尉之职
- 第四十章 暂离咸阳
- 第一章 交接离任
- 第二章 初至郿县
- 第三章 踏锥风波
- 第四章 貌合神离
- 第五章 新式地图
- 第六章 大秦骑兵
- 第七章 王翦首战
- 第八章 步兵对决
- 第九章 大秦猛熊
- 第十章 兵凶战危
- 第十一章 再谈盟约
- 第十二章 组建商行
- 第十三章 酒楼雏形
- 第十四章 楚国熊巨
- 第十五章 吃货之论
- 第十六章 再现刺客
- 第十七章 隐忧难知
- 第十八章 连夜讯问
- 第十九章 沧海山庄
- 第二十章 冬日剿匪
- 第二十一章 动如雷霆
- 第二十二章 夜战荒原
- 第二十三章 谷口冲突
- 第二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二十五章 大秦屠刀
- 第二十六章 从长计议
- 第二十七章 咸阳深宫
- 第二十八章 火力全开
- 第二十九章 暖春将至
- 第三十章 西域来人
- 第三十一章 乌兹钢刀
- 第三十二章 春耕大计
- 第三十三章 骑兵首战
- 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
- 第三十五章 宫廷心计
- 第三十六章 羌族之灾
- 第三十七章 匈奴贵人
- 第三十八章 西域归人
- 第三十九章 扁鹊白山
- 第四十章 血色酒宴
- 第四十一章 王子莫度
- 第四十二章 章邯之毒
- 第四十三章 绿水羌王
- 第四十四章 羌族之殇
- 第四十五章 惊天一爆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春耕大计
- 第四十八章 白山入宫
- 第四十九章 李斯之心
- 第五十章 郿县春耕
- 第五十一章 闹剧开场
- 第五十二章 李斯之毒
- 第五十三章 春神祭祀
- 第五十四章 刺客曲意
- 第五十五章 定计锄奸
- 第五十六章 内奸现身
- 第五十七章 王宛之死
- 第五十八章 上门要人
- 第五十九章 卫缭出手
- 第六十章 相如遗计
- 第六十一章 邯郸往事
- 第六十二章 剑破残影
- 第六十三章 卫缭离秦
- 第六十四章 郭氏酒楼
- 第六十五章 意外来客
- 第六十六章 文化碰撞
- 第六十九章 战局落幕
- 第七十章 人才难得
- 第一章 北疆仙草
- 第二章 抵达燕国
- 第三章 意外收获
- 第四章 太子姬丹
- 第五章 燕国之乱
- 第六章 功成身退
- 第七章 兄弟默契
- 第八章 拯救秦王
- 第九章 李牧用兵
- 第十章 卫李交战
- 第十一章 天降神兵
- 第十二章 谋划接应
- 第十三章 夜袭伏兵
- 第十四章 神话破灭
- 第十五章 终返大秦
- 第十六章 王宫救驾
- 第十七章 换血活命
- 第十八章 兄弟之心
- 第十九章 将往西域
- 第二十章 郿县安排
- 第二十一章 最后筹备
- 第二十二章 临别之际
- 第二十三章 无中生有
- 第二十四章 楼兰古国
- 第二十五章 大漠遇险
- 第二十六章 公孙龙子
- 第二十七章 沙漠之鬼
- 第二十八章 鬼谷迷踪
- 第二十九章 王帐诡事
- 第三十章 怪异烟雾
- 第三十一章 战火纷纷
- 第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
- 第三十三章 堡垒相逢
- 第三十四章 夜宴之上
- 第三十五章 墨山之变
- 第三十六章 战端终启
- 第三十七章 残酷炼狱
- 第三十八章 兵发墨山
- 第三十九章 血染墨山
- 第四十章 暗夜危机
- 第四十一章 烈火焚城
- 第四十二章 墨山新主
- 第四十三章 新的规矩
- 第四十四章 意外遭遇
- 第四十五章 荒漠心事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城堡会师
- 第四十八章 得见枭雄
- 第四十九章 匈奴来袭
- 第五十章 匈奴铁骑
- 第五十一章 战争疑云
- 第五十二章 大战前夕
- 第五十三章 扶余精骑
- 第五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五十五章 相互牵制
- 第五十六章 默军立威
- 第五十七章 扶余之殇
- 第五十八章 匈奴围城
- 第五十九章 血战开启
- 第六十章 匈奴狼骑
- 第六十一章 狼骑之威
- 第六十二章 大漠缠斗
-
字体
-
背景
-
收藏
- 书页
第二章 赵括兵书
- 作者:花心决
- 类别:历史传记
- 更新时间:2020-09-01
- 字数:4,452
郭嘉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比老人预想中的还要强烈,老人才刚离去,郭嘉就撅着屁股,趁夜来到了不远处曾经的小家主赵括的房间。
此时还没有蜡烛的存在,老夫妇二人节俭度日,也不会给这个荒废的房间铺设油灯,所幸今夜月色明亮,打开房门后,屋内不说亮如白昼,所有物品却也清晰可见。
与其他房间不同的是,这间屋子内没有用石块铺设地面,郭嘉随手找来一块石头,直接开始了挖掘工作。不过,他显然有点高估自己的体力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白天刚刚受了伤,这地面又是黄土夯实的,无比坚硬,最重要的是郭嘉还不知道兵书到底埋藏在哪里,只能漫无目的地到处刨。
这可苦了小郭嘉,累的满头大汗,眼见月亮朦胧,天色将亮,郭嘉不得已先行放弃,回房休息,打算等天亮后吃点东西养养力气,再次回来挖掘。
待郭嘉离开后,院内的草丛中,突然有四个绿油油的光芒一闪而过。
第二天一早,郭嘉起来,老夫妇早已出门,匆匆吃了口饭食,郭嘉连忙来到赵括的房间,准备继续挖掘兵书。
推开门后,郭嘉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屋内大大小小出现了十好几个土坑,郭嘉明明记得自己只挖了三四个小土坑,怎么一夜间变成了这样?
郭嘉赶忙在土坑中寻找,猛的发现,一个较大的土坑里,明显与其他土坑有所不同,分明是曾经有东西放置于此,郭嘉心中一惊,“难道阿翁与我谈话被人偷听?别人趁夜盗走了兵书?”
就在郭嘉懊悔不已之时,几声嗷嗷嚎叫引起了他的注意,还以为狗狗发现了家中有入侵者,等郭嘉赶到时,却看到被他命名为黄桃,白菜和黑豆三只狗狗,正在摆弄着一堆竹简。
原来,生性好动的幼犬白菜和黑豆,夜间见郭嘉在屋内刨坑,以为他在做游戏,加上狗本身就爱好刨坑,趁着郭嘉休息,两只小狗竟然把赵括的房子刨了一遍,更是将珍藏的兵书当做郭嘉留下的玩具,取出玩耍。
郭嘉赶忙阻止了三只狗狗继续啃咬竹简,这要是让赵括的阴灵知道了,晚上还不得找自己谈心啊。自己还小,阳气弱,可别谈个心被人家拉去下面做客了,那就太冤枉了。
安抚好三只狗狗,郭嘉回到房间,打开竹简,看到竹简上,除了本就刻着的内容外,还有人用不知名的物品在旁边批注,想来就是那位年少天才,指点江山的赵括了。
对于一部兵书来说,最珍贵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些批注了,兵书刊发后的内容都一样,除却刚刚现世那段时间外,其实大家看到的版本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各家视之如珍宝般不欲外传,根本原因就是各家的兵法奇才会在看这些兵书时进行批注。
不过传说中蒙恬发明了毛笔,理论上此时应该还没有毛笔才对,可是这批注,分明是某种软笔所书,看来,毛笔是否蒙恬发明,果真有待商榷。
幸亏老人是贵族家奴,家生子那种世世代代都为人家仆的那种,深受信任,所以跟着学过文字,在郭嘉幼小时就教给了郭嘉,否则,即使是有这兵书在此,以战国末期九成九的文盲率,郭嘉也只得望书兴叹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刚看了开头,郭嘉就惊的说不出话来,这,居然是传说中的《孙子兵法》,这赵括居然敢为《孙子兵法》做注。
要知道,后世为《孙子兵法》注解的是些什么人,那都是兵法大家,远的不说,就说几百年后的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平定北方乱局,几乎一统天下,他留下的著作里,最出名的不就是《孙子兵法》的注解吗?
这赵括被后人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似乎是个完全不懂行军之人,哪来的资格为《孙子兵法》注解?这个年代的兵书虽然本就不多,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太出名的将领留下的兵书的,赵括为何偏偏就要为这兵法之中最为绝妙的一部来注释?
直到郭嘉看完第一篇的“始计篇”后,心中隐隐对赵括有了新的认识。后世常说,这赵括,纸上谈兵,不懂脚踏实地,只知夸夸其谈,不懂融会贯通,可是看到赵括的注解后,郭嘉觉得,赵括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
《始计篇》说,兵者贵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就是所谓大道,天时,地利,将领与律法制度。认为这五者齐备则战无不胜,时人对此奉为圭臬。
可赵括则批注说到,治理军队的是将军不是君主,政治大道只是为出师之名,却不是决胜之本,并以齐师伐鲁而败的事情为例,证明政治与所谓天意(曹刿论战),不能改变战争结果。
同时,天时地利人和中,天时与地利并非必须,因为现在不是春秋,作战方式完全改变了,不再是双方列阵而堂堂正正战之,奔袭,野战,战场会出现在任何地方,拘泥于天时地利则永远无法临阵迎敌。
不论赵括败的如何惨烈,只这份见识,他确实超出时人甚远。后世称颂的“起,翦,颇,牧”四位战神,无一例外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拘泥于天时地利,而作战灵活,以灵活有序之师击死板不变之军,也无怪乎这些人成为名将。
赵括,至少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这些绝世战将的高度了,只可惜,时不利矣。在赵括的注释里,并不是完全赞同孙子将朝堂之交与战场之险相提并论,但是他却也说了疆场之败始于朝堂的相悖之言,这位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的名将种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啊。
……
郭嘉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才,上辈子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又没有提前预知要穿越的事情,所以没有那些开挂一般的穿越客们的完全准备。
为了能在这个乱世活下来,郭嘉逼迫自己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这才是一个平凡的人该有的样子。赵奴夫妇老来得子,舍不得幼小的郭嘉和他们一起耕作累坏身子,可是躲在家里的郭嘉却一点没有清闲。
除了赵括留下的兵书,他每天都带着三只狗子在院子里奔跑,锻炼身体,奔跑的过程中,不断回忆着前世的一切,因为郭嘉不知道那些早已还给老师的知识会在什么时候就会帮到自己。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试着努力的时候,老天总会给你制造些麻烦让你知道你不过是个可怜的蝼蚁,幼小的郭嘉每日不断地强健着自己的身子,温习着赵括留下的兵书,但是悲剧却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冬天到了,一场可怕的时疫袭来,赵奴夫妇,双双倒下了。
弥留之际,赵奴把宅院的钥匙交给了郭嘉,慈祥地笑着:“阿翁老了,要不是你,我和你阿母几年前就该走了,现在死也不可惜,莫要为阿翁悲伤。
阿翁一辈子就躲在田间地头和这大院子里,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可是却一点都不觉得遗憾,真的,最后这几年有你在,阿翁和阿母很开心。我知道你想出去闯荡,不过,不论你去了哪里,莫要忘了,这个宅子都是你的家,累了你就回来。”
一旁的赵妇抱着一件尚未完成的冬衣哭泣:“阿母无用,今年的冬衣居然还未做好,赐儿若是受了冻,可怎么办呦……”虚弱之极的妇人,连哭泣声都那么轻微。
郭嘉跪在二老面前,哽咽着叩首,说到:“赐儿不怕冷,阿母莫忧心了,有这宅子遮风挡雨,没事的。阿翁你且安心,赐儿不是痴傻,虽然想闯荡,但是绝对不会自不量力的。”
老人带着微笑,拉着老妇的手,在夜里静静去了。
郭嘉独坐在院子里,身上披着那件完成了一半的冬衣,默默无语,在这个年代,赵氏夫妇已经是高龄了,他们死于时疫,总好过将来死于战乱。
只不过,自在这个世界醒来,就与他们朝夕相处,叫郭嘉怎么不心痛。
两世为人,有些痛郭嘉已经不知该如何表达,只能默默在院落里,强忍下泪水。
这时,三只狗子簇拥在他身边,围做一团,不住地在他身上蹭来蹭去,郭嘉抚住白犬的头,缓缓说到:“白菜啊,今后只有我们四个,相依为命了啊。”
强忍了半天的泪水,终究在此刻落下,三只狗子,不知是否听懂了,却也趴在身边,呜呜哽咽。
老人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墓穴,慈祥的二人考虑到郭嘉还幼小,将坟墓安排在不远处,让郭嘉不至于为安葬二人而受累。
安葬两位老人后,郭嘉开始正式面对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的最大危机——如何活下去。以前虽说吃的食物粗糙些,日子单调些,可是郭嘉知道自己饿不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养父母去了,生存就成了一项艰难的挑战。
郭嘉带着三只狗子巡视了一遍田地,且不说郭嘉的身体能否耕作,单单就不认识作物这一点,也叫郭嘉无比愁苦。
前世自己也是农村出身,可是这个年代的作物,和后世的粮食,长得真是天差地别,目前根本没有郭嘉认识的作物存在。夫妇二人生前教过郭嘉许多次,可是郭嘉就是无法认出。
老人虽然在院子里有放置的存粮,可是坐吃山空的道理郭嘉还是明白的,不赶紧想办法,自己和三个狗子迟早都得饿死,不对,狗子或许饿不死,他们身体里残存的野性会教会自己会捕食小动物,不过郭嘉要是没有了粮食来源估计死定了。
“老天爷,难道我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饿毙的穿越者了吗?金手指呢?外挂呢?这么多年了,你们在哪里啊?”郭嘉有些绝望地带着三只狗子在后山晃荡。
走着走着,三只狗子突然停了下来,冲着路边嘶吼不停,郭嘉心中奇怪,寒冬腊月,蛇虫鼠蚁还有山中猛兽都不会出现于此,这里路又偏僻,一侧就是山崖,寻常不会有人来此才对,是什么东西让三只狗子这般警慎?
“该不会谁一时看不开,从山崖上跳了下来吧?”郭嘉拿着一根木棍,拨弄着前边的杂物。
待郭嘉靠近,一具尸体忽然在杂草堆里出现,身穿黑色粗布衣服,寒冬腊月里脚上穿着的也是破破烂烂的鞋子,双手护着胸口,其中一只手诡异的扭着,看样子已经全盘折断,手中还握着一把精致的铁剑,剑格处铸着一只飞翔的雄鹰,另一只手上,一枚铁质戒指同样刻着雄鹰纹饰,被紧紧握着,姿势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见只是一具尸体,郭嘉也没有多少兴致帮他收尸,正准备离开时,黄桃冲着尸体不住叫唤。郭嘉猛然想到,真是尸体的话,这三只小狗估计不会这般反应,此人十之八九是摔得太重,双手护住要害,没死,但是被摔得休克了,这人可能还活着。
郭嘉赶忙反回,准备救他一命。当到了这个人身边时,郭嘉又犹豫了,自己是否该救他,这是个问题,其人脸上遍布血迹,看起来狰狞无比,又携带凶器,绝非善类,一但醒来,自己能否制住他都是问题,万一一个不小心,被他宰了,那就太冤枉了。
唉,叹了口气,郭嘉还是选择离开,乱世之中,人命如狗,自己尚且不一定能活下来,又怎么来救这个陌生人?
走着走着,郭嘉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飞快跑回那人身边,看了眼他的佩剑和戒指,几乎兴奋到要喊出来。
“铁鹰剑!这是铁鹰剑士!救活他,就有希望抱住始皇帝的大腿了!”
郭嘉仔细看了看此人的伤势,粗布衣物内,有甲具护着,除了手臂,居然没有什么明显外伤,只是甲具上不少新鲜的划痕,看样子之前经过一场大战。
难怪摔这么重还不死,只是休克,这藏在衣服里的甲胄质量不错,不过这甲具保了他的命也带来了麻烦,太重了,郭嘉想带他回去医治也没有足够的力气。
想来想去,郭嘉用铁剑割开甲具绑绳,给这个不知名铁鹰锐士卸甲,将其他甲具就地扔到杂草中,三只小狗看到郭嘉将东西扔出,本能地扑上去用牙齿啃食,在甲胄上留下了不少牙印。
郭嘉这边卸甲完成,三只小狗也刨坑埋下了甲胄,郭嘉用胸甲穿上那人的衣服搓成的绳子,做成一个由三只狗子拉着简易爬犁,一点点回往院子。
半路上,天就阴了下来,一场暴雪,悄无声息的下了起来,却是正好替郭嘉掩盖了痕迹。
郭嘉不知道的是,他回到院子不久后,一队人马来到了山崖下面,四处寻找什么。
“报!李将军,探子发现山阴之下有混乱狼爪印记,还有大量血迹,找到的甲胄上有狼牙啃噬的印子,那秦国探子,应该是被狼群分尸了。”
被称为李将军的人缓缓点头,“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断无幸存之理,此地传闻常有野狼出没,倒是正常,不过尔等不可掉以轻心,扩大范围,再搜寻一遍,斥候找个落脚之处,我们歇歇。”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