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目录·共203章
- 第一章 意外穿越
- 第二章 赵括兵书
- 第三章 名将李牧
- 第四章 黑衣老人
- 第五章 田墨相助
- 第六章 拜师田简
- 第七章 密谋造纸
- 第八章 意外收获
- 第九章 入城邯郸
- 第十章 城门结怨
- 第十一章 遭人戏弄
- 第十二章 义不受辱
- 第十三章 此间少年
- 第十四章 夫人赵姬
- 第十五章 目的达成
- 第十六章 豢龙秘术
- 第十七章 火力全开
- 第十八章 女阴谋家
- 第十九章 疯子郭嘉
- 第二十章 师兄卫缭
- 第二十一章 卫缭之叹
- 第二十二章 战场变革
- 第二十三章 郭嘉入秦
- 第二十四章 猛虎出柙
- 第二十五章 秦昭襄王
- 第二十六章 百家见礼
- 第二十七章 鬼谷一门
- 第二十八章 隐患重重
- 第二十九章 齐国邹衍
- 第三十章 楚国熊氏(上)
- 第三十一章 楚国熊氏(下)
- 第三十二章 信息传递
- 第三十三章 大会将至
- 第一章 百家齐聚
- 第二章 公子郭嘉
- 第三章 信陵无忌(上)
- 第四章 信陵无忌(下)
- 第五章 郭府夜宴
- 第六章 奇货可居
- 第七章 魏国武卒
- 第八章 夜战武卒
- 第九章 反思功过
- 第十章 当面羞辱
- 第十一章 朝阳初升
- 第十二章 谍影重重
- 第十三章 英雄远征
- 第十四章 大将相请
- 第十五章 将军王齮
- 第十六章 郿县三族
- 第十七章 三族盟约
- 第十八章 秦王辞世
- 第十九章 宗正嬴秋
- 第二十章 打断狗腿
- 第二十一章 秦王子楚
- 第二十二章 质子回国
- 第二十三章 城门刺杀
- 第二十四章 潜龙在渊
- 第二十五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六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七章 郭嘉守城
- 第二十八章 成蟜来访
- 第二十九章 深夜暗影
- 第三十章 溶血立誓
- 第三十一章 整顿军纪
- 第三十二章 郭嘉发威
- 第三十三章 纪诚之死
- 第三十四章 咸阳风暴
- 第三十五章 局势纷乱
- 第三十六章 一字千金
- 第三十七章 宵禁解除
- 第三十八章 直面丞相
- 第三十九章 廷尉之职
- 第四十章 暂离咸阳
- 第一章 交接离任
- 第二章 初至郿县
- 第三章 踏锥风波
- 第四章 貌合神离
- 第五章 新式地图
- 第六章 大秦骑兵
- 第七章 王翦首战
- 第八章 步兵对决
- 第九章 大秦猛熊
- 第十章 兵凶战危
- 第十一章 再谈盟约
- 第十二章 组建商行
- 第十三章 酒楼雏形
- 第十四章 楚国熊巨
- 第十五章 吃货之论
- 第十六章 再现刺客
- 第十七章 隐忧难知
- 第十八章 连夜讯问
- 第十九章 沧海山庄
- 第二十章 冬日剿匪
- 第二十一章 动如雷霆
- 第二十二章 夜战荒原
- 第二十三章 谷口冲突
- 第二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二十五章 大秦屠刀
- 第二十六章 从长计议
- 第二十七章 咸阳深宫
- 第二十八章 火力全开
- 第二十九章 暖春将至
- 第三十章 西域来人
- 第三十一章 乌兹钢刀
- 第三十二章 春耕大计
- 第三十三章 骑兵首战
- 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
- 第三十五章 宫廷心计
- 第三十六章 羌族之灾
- 第三十七章 匈奴贵人
- 第三十八章 西域归人
- 第三十九章 扁鹊白山
- 第四十章 血色酒宴
- 第四十一章 王子莫度
- 第四十二章 章邯之毒
- 第四十三章 绿水羌王
- 第四十四章 羌族之殇
- 第四十五章 惊天一爆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春耕大计
- 第四十八章 白山入宫
- 第四十九章 李斯之心
- 第五十章 郿县春耕
- 第五十一章 闹剧开场
- 第五十二章 李斯之毒
- 第五十三章 春神祭祀
- 第五十四章 刺客曲意
- 第五十五章 定计锄奸
- 第五十六章 内奸现身
- 第五十七章 王宛之死
- 第五十八章 上门要人
- 第五十九章 卫缭出手
- 第六十章 相如遗计
- 第六十一章 邯郸往事
- 第六十二章 剑破残影
- 第六十三章 卫缭离秦
- 第六十四章 郭氏酒楼
- 第六十五章 意外来客
- 第六十六章 文化碰撞
- 第六十九章 战局落幕
- 第七十章 人才难得
- 第一章 北疆仙草
- 第二章 抵达燕国
- 第三章 意外收获
- 第四章 太子姬丹
- 第五章 燕国之乱
- 第六章 功成身退
- 第七章 兄弟默契
- 第八章 拯救秦王
- 第九章 李牧用兵
- 第十章 卫李交战
- 第十一章 天降神兵
- 第十二章 谋划接应
- 第十三章 夜袭伏兵
- 第十四章 神话破灭
- 第十五章 终返大秦
- 第十六章 王宫救驾
- 第十七章 换血活命
- 第十八章 兄弟之心
- 第十九章 将往西域
- 第二十章 郿县安排
- 第二十一章 最后筹备
- 第二十二章 临别之际
- 第二十三章 无中生有
- 第二十四章 楼兰古国
- 第二十五章 大漠遇险
- 第二十六章 公孙龙子
- 第二十七章 沙漠之鬼
- 第二十八章 鬼谷迷踪
- 第二十九章 王帐诡事
- 第三十章 怪异烟雾
- 第三十一章 战火纷纷
- 第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
- 第三十三章 堡垒相逢
- 第三十四章 夜宴之上
- 第三十五章 墨山之变
- 第三十六章 战端终启
- 第三十七章 残酷炼狱
- 第三十八章 兵发墨山
- 第三十九章 血染墨山
- 第四十章 暗夜危机
- 第四十一章 烈火焚城
- 第四十二章 墨山新主
- 第四十三章 新的规矩
- 第四十四章 意外遭遇
- 第四十五章 荒漠心事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城堡会师
- 第四十八章 得见枭雄
- 第四十九章 匈奴来袭
- 第五十章 匈奴铁骑
- 第五十一章 战争疑云
- 第五十二章 大战前夕
- 第五十三章 扶余精骑
- 第五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五十五章 相互牵制
- 第五十六章 默军立威
- 第五十七章 扶余之殇
- 第五十八章 匈奴围城
- 第五十九章 血战开启
- 第六十章 匈奴狼骑
- 第六十一章 狼骑之威
- 第六十二章 大漠缠斗
-
字体
-
背景
-
收藏
- 书页
第三章 名将李牧
- 作者:花心决
- 类别:历史传记
- 更新时间:2020-09-01
- 字数:3,759
拉回濒死的铁鹰剑士后,郭嘉开始思考如何救活他,不过前提是,要能躲得过身后的追兵。
是的,两世为人的郭嘉,怎么可能考虑不到这个重伤男子背后,还会有打伤他的人前来追赶。虽然他没有看到自己走后发生的一切,但是并不妨碍他通过铠甲上的新鲜伤痕联想到追兵的存在。
男子此时处于假死状态,以山崖的高度与周围环境来算,此刻追兵应该到了他坠落的地方,暴雪会掩藏很多事情,郭嘉倒是不担心自己一个孩子留下什么证据。
只是,天将擦黑,如果追兵是大队人马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在附近寻找过夜之地,自己这个宅院是附近最大的建筑,入夜前,恐怕会有人前来。
今夜,此人必须藏起来,可是藏在哪里好呢,自己目前没有办法医治他,又不能请大夫来上门救治,而且还不能让他在夜里过于寒冷而被冻死。
郭嘉看了看院落,在一处角落停下目光,“只能藏在这里了。”
太阳偏西,冷风渐起,天就要黑了,所幸大雪过后,即使是暗夜里,找到路径倒也不是难事。李将军带着手下人马,来到了郭嘉所住的马服君宅邸。
宅院前,李将军远远就下马步行,以示尊敬,惹得一旁的士兵们好奇不已,要知道,这位李将军,可是连赵国大王都夸赞不已的人物,是谁值得他这般尊敬?
“前面乃是马服君旧宅。”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马服君赵奢,虽然赵括一战败光了赵国的底蕴,可是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在赵国仍然是人人尊敬的宿将。
“我听闻将军全家迁出前,曾留下家奴守护宅院,今夜风大,不便赶路,我们去借住一晚吧。”李将军抬眼望了望天空,下令道。
一名小卒赶忙上前扣门,咄咄!
院子里,郭嘉听到敲门声,心中暗道一声,“来了。”朝着某处看了一眼,确保不会被发现后,郭嘉赶忙应承道:“来了,请问门外何人?”
那小卒清清嗓子,高声唱和道:“门外乃,大赵国雁门守将军官总领李将军讳牧是也,天色见晚,欲借宿一晚。”
郭嘉一边开门一边压抑住自己内心的震惊,“李牧!赵国最后的战神?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居然是他亲自来了?自己救下的这个铁鹰锐士来头恐怕不是一般的大啊!”
开门后,郭嘉赶忙对着远处的李牧遥遥一拜:“马服君家生子赐,拜见李将军,恭请将军入内歇息。”
李牧缓缓走来,看着这个孩子双眼明亮,独自接待客人还有礼有据,不失马服君的颜面,而且李牧本人也是贵族家生子出身,顿时对这个聪颖的少年好感大生。
“小厮,我且问你,赵氏家仆何在?”
郭嘉拱手向着门房旁的小屋一拜,说到:“两位大人(古称父母为大人,或者德行高尚的人称为大人)感时疫,已经去了,临终时留小子在此,照顾宅院,须臾不离。”
李牧望了眼赵奴夫妇灵堂,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叹这对忠心耿耿的仆人。
“那你一人在此,却不害怕吗?”
郭嘉腼腆笑笑,回答道:“怕自是怕的,不过一来这是家父遗命,赐虽年幼,不敢或忘,二来,此处乃马服君旧宅,即使盗贼马匪也多少给先主人些薄面,自不会为难我一小厮,三来嘛……”
汪汪汪!
郭嘉指指躲在狗窝里取暖的三只狗子,“这三来,还有这三只畜生陪着,倒也不怕。而且小子年幼,从未离开过家宅,就是真的害怕,也无处可去。”
李牧点点头,吩咐众人各自在下院住下,不得损坏房屋,便拉着郭嘉让他带自己走走。
“这间就是少主人曾经的房间,留有些书籍,我平日里整理房间时也看看,阿翁也曾教导过我,因此也识得些礼数文字。”
站在赵括门外,李牧的脸色变得异常复杂,本想进去看一眼,犹豫半天,终究没有推开那扇门。
郭嘉见状,询问到:“将军可是仍在怪罪我家少主人兵败之事,不愿一看?”
李牧缓缓摇头,“非也非也,只是可惜,时不在我,否则,少君也不至于这般惨淡收场。”
郭嘉从李牧的话里,听出了一丝不同的味道,似乎这位赵国名将,并不那般痛恨自毁长城的赵括?
郭嘉赶忙说到:“将军果非常人,非是那等愚夫蠢汉可比的。”
李牧见郭嘉有维护主家之意,对这个年少的孩子更是多了一份喜爱,“你可知,为何那么多人怪罪你家少君侯?”
郭嘉还真不知道其中内情,连忙摇头。
李牧颇有兴致,尤其是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便和郭嘉一起在台阶上坐下,缓缓讲述郭嘉所不知道的一切。
九年前,大秦尽起三军,出函谷关,直逼赵国。双方大小战斗数十场,各有胜负,最终僵持于长平。
老将军廉颇等人,认定秦军补给不利,一但战事焦灼,后勤压力会拖垮秦国,这场大战,已经掏空了老秦人的底子,他们坚信,只要打持久战,秦国必败。
郭嘉赶忙点头,说到:“这个道理很正确啊,战于赵国上党,秦国失了天时地利人和,久战必败。”
李牧十分惊讶,这孩子居然有这样的见识?转念一想,就明白,十之八九是这个小子看过了赵括房内的兵书了,即便如此,这个孩子的聪慧,也算得上了不起了。
李牧接着讲述后来的事情。
秦国方面,王齿久战不下,被秦王斥责,廉颇守土有功,赵王大加褒奖双方的军心此消彼长,于是赵国做了最致命的一个决定,拒绝了韩国与魏国的联盟。
君臣一心,都认为秦军已在必败之地,何必分灭秦之功给他人?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竟然没有第三方插手!
“少君侯曾经建言,联合魏国,突袭秦军后阵,乱其军心,届时,秦军自会退兵,我赵国可不战而胜,保留元气,可王上认为有失威信,既然能够痛败秦军为何给他们撤走的机会,于是拒绝了赵括的提议。”
“这……”郭嘉被赵王的愚昧震惊到了,已经打了几年仗了,秦国是否被拖垮不得而知,但是从赵奴夫妇生前的话里不难知道,赵国在那时绝对已经撑不住了,此时此刻居然还敢拒绝外援?
“战事一拖又是三年,谁也没有想到,因为战场远离秦国,后方的粮食种植完全没有耽误,商君的耕战之法让秦国撑住了后勤。反而是赵国,敌人就在心腹之间,无法耕作,粮食近乎绝收,赵军的后勤危机竟然比秦军还要严重。
而秦军暗地里换上了杀神白起为帅,此人心性坚忍,杀伐果决天下无人出其右,硬是顶住压力继续与我大赵抗衡。战争到了此刻,双方都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郭嘉好奇到:“什么问题?”
李牧缓缓闭上眼睛,叹息到:“那就是,这一战,拖的太久了,一但爆发决战,伤亡之剧,古所未有。”
“秦军有六十万人参战,赵军有五十万人参战,本就是一场旷世大战,何以将军……”郭嘉更加疑惑了,按照参战人数,伤亡惨烈理所应当才对。
“你可知,当时战场主帅,身上背负着的,是什么?那是数十万个家,那是一国的根基!白起带领的六十万关中子弟,也是大秦最后的老秦人了。这场战争,谁输了,就等同于谁将一国国运输掉了。
也只有白起那种人物,才能举重若轻,才能毫不顾忌数十万人的生命消失,在绝境中爆发更强的战力,所以,秦国换上了白起。而赵王换赵括为帅,不是什么受人挑拨,而是权衡利弊之下,唯有赵括可用啊。
邯郸都没有一月之粮了,大王都开始每日一餐饭了,即使这样,整日都还有人饿死街头,再拖下去,秦国垮之前,赵国就先垮了。
这时候双方都在绝境,没有人有勇气挥起决战的第一刀,廉颇将军进退有度,可是他也不敢说,就能与秦军决战,战而胜之。赵括少君受命时,军中其实已经断粮了,再不打,就该哗变了!
赵将军带着军队,打出长平近八十里,若此时,韩魏有援军来此,绝望之下的长平守军,怕是一举击溃秦军也不是不可能。可惜大王他,始终拉不下脸求援,而少君侯,则战死疆场。”
郭嘉恍然大悟,难怪赵括出兵出的那么仓促,刚一上任就推翻廉颇的所有布置,这哪是什么刚愎自用,哪里是被诱敌深入,这分明是不出击就会哗变啊。
从李牧的叙述里,郭嘉听出了一点,赵括此人,不只有纸上谈兵的夸夸其谈,其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都是别具一格的,用李牧的话来说,就是可惜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否则,名留青史也不难。
毕竟,在断粮的情况下,率领已经绝望的大军能将秦军赶出八十里之远,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若是赵国在这一战取胜,这一战绩,足以封为战神。
李牧此人乃是当世名将,如果是别人说的,或许可能是为这位早夭的将星惋惜而遮掩其过,可是李牧亲口所说,那就值得深思了。郭嘉隐隐感觉到,赵括,似乎真的被人严重低估了。
郭嘉眼睛一转,笑眯眯地问道:“那敢问将军,若是你来指挥长平大战,胜负如何?”
赵括刚出山,虽有名声,却不曾在军中有威信,故而出兵急促,不得布置妥当,即使如此都能击穿秦军大阵,前行八十里,但是李牧不同,李牧在军中,乃是说一不二的,拥有绝对的权威,就算是绝食了,李牧稳定军心三五日怕也不难,哗变的危机没有赵括那么紧急。
“小子讨打,这般无用话语,说来何用?”李牧摇摇头,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手掌一张一合,不住活动,他的内心没有表面这么平静,这位最后的顶梁柱,也在幻想着彼时自己若是能与武安君白起一战的风姿?
不过,郭嘉却也明白,长平之败,更多的是败在朝堂与军略,就算是这位最后名将出手,怕是也无力回天。
李牧刚刚说了,赵括的上任,其实就是带着结束战争的任务去的,至于怎么结束战争,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就在郭嘉胡思乱想之际,那李牧缓缓朝着房屋角落的狗窝走去,郭嘉抬头发现时,顿时亡魂大冒,三步并作两步,想要追上李牧,没错,那个重伤的家伙,被郭嘉藏在了狗窝!
要是被李牧看到狗窝里那个重伤的铁鹰锐士,别看刚刚聊的开心,李牧反手砍了自己都不会眨眼的。
“嘿,那门房小子,你做什么?”郭嘉快要追上李牧时,却被李牧的贴身侍卫喝住。
李牧也闻声回头,颇为疑惑。
郭嘉尴尬一笑,解释到:“那里是三只畜生所在,平日里我也不曾清扫,怕污了将军行装。”
李牧眼中忽地冒出一缕精光,不但不停下,反而三步并作两步,朝着狗窝走去,身上气势大盛,狗窝中的三只狗子被吓得连一声呜咽都不曾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