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目录·共203章
- 第一章 意外穿越
- 第二章 赵括兵书
- 第三章 名将李牧
- 第四章 黑衣老人
- 第五章 田墨相助
- 第六章 拜师田简
- 第七章 密谋造纸
- 第八章 意外收获
- 第九章 入城邯郸
- 第十章 城门结怨
- 第十一章 遭人戏弄
- 第十二章 义不受辱
- 第十三章 此间少年
- 第十四章 夫人赵姬
- 第十五章 目的达成
- 第十六章 豢龙秘术
- 第十七章 火力全开
- 第十八章 女阴谋家
- 第十九章 疯子郭嘉
- 第二十章 师兄卫缭
- 第二十一章 卫缭之叹
- 第二十二章 战场变革
- 第二十三章 郭嘉入秦
- 第二十四章 猛虎出柙
- 第二十五章 秦昭襄王
- 第二十六章 百家见礼
- 第二十七章 鬼谷一门
- 第二十八章 隐患重重
- 第二十九章 齐国邹衍
- 第三十章 楚国熊氏(上)
- 第三十一章 楚国熊氏(下)
- 第三十二章 信息传递
- 第三十三章 大会将至
- 第一章 百家齐聚
- 第二章 公子郭嘉
- 第三章 信陵无忌(上)
- 第四章 信陵无忌(下)
- 第五章 郭府夜宴
- 第六章 奇货可居
- 第七章 魏国武卒
- 第八章 夜战武卒
- 第九章 反思功过
- 第十章 当面羞辱
- 第十一章 朝阳初升
- 第十二章 谍影重重
- 第十三章 英雄远征
- 第十四章 大将相请
- 第十五章 将军王齮
- 第十六章 郿县三族
- 第十七章 三族盟约
- 第十八章 秦王辞世
- 第十九章 宗正嬴秋
- 第二十章 打断狗腿
- 第二十一章 秦王子楚
- 第二十二章 质子回国
- 第二十三章 城门刺杀
- 第二十四章 潜龙在渊
- 第二十五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六章 戍卫咸阳
- 第二十七章 郭嘉守城
- 第二十八章 成蟜来访
- 第二十九章 深夜暗影
- 第三十章 溶血立誓
- 第三十一章 整顿军纪
- 第三十二章 郭嘉发威
- 第三十三章 纪诚之死
- 第三十四章 咸阳风暴
- 第三十五章 局势纷乱
- 第三十六章 一字千金
- 第三十七章 宵禁解除
- 第三十八章 直面丞相
- 第三十九章 廷尉之职
- 第四十章 暂离咸阳
- 第一章 交接离任
- 第二章 初至郿县
- 第三章 踏锥风波
- 第四章 貌合神离
- 第五章 新式地图
- 第六章 大秦骑兵
- 第七章 王翦首战
- 第八章 步兵对决
- 第九章 大秦猛熊
- 第十章 兵凶战危
- 第十一章 再谈盟约
- 第十二章 组建商行
- 第十三章 酒楼雏形
- 第十四章 楚国熊巨
- 第十五章 吃货之论
- 第十六章 再现刺客
- 第十七章 隐忧难知
- 第十八章 连夜讯问
- 第十九章 沧海山庄
- 第二十章 冬日剿匪
- 第二十一章 动如雷霆
- 第二十二章 夜战荒原
- 第二十三章 谷口冲突
- 第二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二十五章 大秦屠刀
- 第二十六章 从长计议
- 第二十七章 咸阳深宫
- 第二十八章 火力全开
- 第二十九章 暖春将至
- 第三十章 西域来人
- 第三十一章 乌兹钢刀
- 第三十二章 春耕大计
- 第三十三章 骑兵首战
- 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
- 第三十五章 宫廷心计
- 第三十六章 羌族之灾
- 第三十七章 匈奴贵人
- 第三十八章 西域归人
- 第三十九章 扁鹊白山
- 第四十章 血色酒宴
- 第四十一章 王子莫度
- 第四十二章 章邯之毒
- 第四十三章 绿水羌王
- 第四十四章 羌族之殇
- 第四十五章 惊天一爆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春耕大计
- 第四十八章 白山入宫
- 第四十九章 李斯之心
- 第五十章 郿县春耕
- 第五十一章 闹剧开场
- 第五十二章 李斯之毒
- 第五十三章 春神祭祀
- 第五十四章 刺客曲意
- 第五十五章 定计锄奸
- 第五十六章 内奸现身
- 第五十七章 王宛之死
- 第五十八章 上门要人
- 第五十九章 卫缭出手
- 第六十章 相如遗计
- 第六十一章 邯郸往事
- 第六十二章 剑破残影
- 第六十三章 卫缭离秦
- 第六十四章 郭氏酒楼
- 第六十五章 意外来客
- 第六十六章 文化碰撞
- 第六十九章 战局落幕
- 第七十章 人才难得
- 第一章 北疆仙草
- 第二章 抵达燕国
- 第三章 意外收获
- 第四章 太子姬丹
- 第五章 燕国之乱
- 第六章 功成身退
- 第七章 兄弟默契
- 第八章 拯救秦王
- 第九章 李牧用兵
- 第十章 卫李交战
- 第十一章 天降神兵
- 第十二章 谋划接应
- 第十三章 夜袭伏兵
- 第十四章 神话破灭
- 第十五章 终返大秦
- 第十六章 王宫救驾
- 第十七章 换血活命
- 第十八章 兄弟之心
- 第十九章 将往西域
- 第二十章 郿县安排
- 第二十一章 最后筹备
- 第二十二章 临别之际
- 第二十三章 无中生有
- 第二十四章 楼兰古国
- 第二十五章 大漠遇险
- 第二十六章 公孙龙子
- 第二十七章 沙漠之鬼
- 第二十八章 鬼谷迷踪
- 第二十九章 王帐诡事
- 第三十章 怪异烟雾
- 第三十一章 战火纷纷
- 第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
- 第三十三章 堡垒相逢
- 第三十四章 夜宴之上
- 第三十五章 墨山之变
- 第三十六章 战端终启
- 第三十七章 残酷炼狱
- 第三十八章 兵发墨山
- 第三十九章 血染墨山
- 第四十章 暗夜危机
- 第四十一章 烈火焚城
- 第四十二章 墨山新主
- 第四十三章 新的规矩
- 第四十四章 意外遭遇
- 第四十五章 荒漠心事
- 第四十六章 满载而归
- 第四十七章 城堡会师
- 第四十八章 得见枭雄
- 第四十九章 匈奴来袭
- 第五十章 匈奴铁骑
- 第五十一章 战争疑云
- 第五十二章 大战前夕
- 第五十三章 扶余精骑
- 第五十四章 夜战之始
- 第五十五章 相互牵制
- 第五十六章 默军立威
- 第五十七章 扶余之殇
- 第五十八章 匈奴围城
- 第五十九章 血战开启
- 第六十章 匈奴狼骑
- 第六十一章 狼骑之威
- 第六十二章 大漠缠斗
-
字体
-
背景
-
收藏
- 书页
第二十四章 猛虎出柙
- 作者:花心决
- 类别:历史传记
- 更新时间:2020-09-12
- 字数:4,476
李牧作为战国末期,秦国之外的六国中仅剩的战略大师,气魄之大让人敬佩,白日里被郭嘉与卫缭败退,就直接撤走了巡视在赵奢墓园附近的所有兵丁。
太阳缓缓落下,郭嘉手里拿着一支火把,望着墓园周遭的一切,陷入了回忆,整整三年时间,郭嘉与赵政在这座简陋的墓园里学文习武,闲暇时就与三只小狗在墓园追逐嬉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落着郭嘉美好的回忆。
嘭!装着引火之物的陶罐被打破,郭嘉闻着陶罐里液体渐渐散发的腥臭气息,抛出了手中的火把,火光冲天而起,三年里所有的痕迹都在这场大火中被掩盖下去。
“政哥,虽然没有传出消息,不过秦王恐怕已经快不行了,就像咱们之前计划的一样,吕不韦一定会想办法接回你们母子,到时候我们又能在一起学习了,不必难过。”
赵政苦笑一阵:“不是舍不得你,我们兄弟今生死都会死在一起,只是你说过,回到秦国,我们就要开始跟吕不韦这样的人明争暗斗了,这种平静的日子再难有了。
我们大概再也没有这三年这样轻松的时光了。”
郭嘉也知道,在老秦王随时可能归天的时刻,最被信任的卫缭居然亲自前来接自己回国,自己是避不开大秦的政治旋涡了。
不过,朝堂上有卫缭名列国尉之尊,乃是军中实权人物,民间有墨家分发的新式农具带来的名声,郭嘉的处境倒是没有那么艰难。
只不过,断断续续传回的消息证明,吕不韦可不是一个能容人的家伙,历史上此人把持朝政,与赵姬私通,将大秦的朝堂玩弄于股掌之上,自己想要辅佐赵政成就伟业,就必然会与之冲突,得罪这样的老狐狸,郭嘉想要睡得安稳也是难了。
“政哥,我明日出发后,你就照着计划,变回以前那个沉默木讷的质子,保护好自己。”说着,郭嘉把一个包袱交给了赵政,“这是用铁丝拉出来的软甲,你贴身穿着,睡觉也不要脱掉,寻常兵刃绝对破不开的。”
赵政接过包裹,也不废话,点点头,转身离去了,既然还会再见,就不要轻易感伤离别。
田简子看着火光映衬下的爱徒,隐约看到一只猛虎,在火光中逡巡徘徊,神色亢奋,“墨者以仁爱为本,我这徒儿杀心之重,也不知从何而来,让大秦得到这样的虎狼之士,真的是百姓之福吗?
罢了,兵戈不断,百姓反受其苦,希望能如徒儿所说,早日天下太平吧。”
卫缭在第一时间检阅了郭嘉代为训练的两千大军,却是没有看出什么不同,但是白日里几人暗中射箭几乎让李牧殒命的一幕就在眼前,卫缭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这些人会没有任何变化。
“师弟,为何我看不出这些士卒有何不同之处?”
郭嘉在篝火旁瘫坐,笑道:“因为,我记得师兄说过,我献上的农具以及墨家在盐泽运输回来的白盐都算作了我的军功,这次入秦,我会向大王请求,将这两千人归我节制。
这把锋锐的宝剑,我还不想示人,所以,师兄看不出什么名堂也正常。”
卫缭看火光映照下的郭嘉的侧脸,仿佛看到一只猛虎正从火堆里扑出,忽然间,卫缭不止从何处抽出一柄宝剑,在夜色掩映下直刺郭嘉的咽喉。
郭嘉习武日久,也算在武艺上登堂入室,自然是感觉到了这柄剑上的杀气,但是却恍若未闻,仍然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篝火堆。
在剑尖距离郭嘉的喉咙仅有一寸之远的时候,卫缭稳稳收住宝剑,不再前进一分,“师弟不怕?”
“为何要怕?”
卫缭一撇嘴,剑尖斜挑,掠过郭嘉面前的火堆,剑气引动火焰,火舌随着剑尖翻转,宛若一条蛟龙,随着卫缭收剑入鞘,火龙消散于天地间。
“你安排的不错,但是在刚刚某一个刹那,我感觉到三股不是十分精纯的杀气,应该是你安排入大军的墨家子弟,他们虽然也在执行你的命令,但是对于你的关切之心明显还在军令之上。
虽然没有看到任何人出手,但是我可以想象,这支两千人的大军,必然早已脱胎换骨。”
郭嘉没有回答,只是捡起一根树枝,在火焰前掠过,却只是将火焰搅动,完全没有未来唤出火蛇的绚丽,“看来我的功力还差得远啊。师兄,这两千人,你会帮我争取吗?”
卫缭将宝剑带着剑鞘插在地上,霸气说道:“放心吧,秦王面前,师兄必然为你美言。”有一句话卫缭却没告诉郭嘉,在郭嘉手下受训的这些人,由于三年没有出现在大秦的戍卫之列,此刻的地位变得有些微妙。
这两千人的编制早已被裁撤,但是他们本身却没有被放弃,正相反,作为正经的铁鹰锐士出身,这群失去了军籍的精锐,在大秦几方势力眼中,宛如一堆诱人的肥肉。
第二天,阳光还没照亮大地,郭嘉就在田简子的护卫下,骑上了驽马,召集了所有人手,准备出发。郭嘉坐在马背上,回首望了一眼赵国的方向,“众军,出发!”
没有人出声回应,所有人齐齐以兵器顿地,发出闷响,然后沉默着出发了。
卫缭一眼扫过去,郭嘉的私兵跟随自己的骑兵而动,一言不发,可是骑兵胯下坐骑却有些惊慌失措,卫缭知道,这是因为这支私兵的气势,太强了。
“师弟,你这两千人,一人一弓,佩铁剑,挂长槊,想要装备完成,几乎需要大秦国库一半的储藏,这些人可以说是天下最花钱的兵了,不知到了战场上,他们能抵上多少大军战力?”
郭嘉没有回答,任涂代替郭嘉回复:“大人,我们默军不上正面战场,但是若是要论战力,我们两千人,比二十万大军还有用。”
“任涂,可别在我面前说大话。”卫缭有些难以置信。
郭嘉想了一下,吩咐一边任涂的弟弟道:“任嚣,你带五个人,去把师兄的骑兵探哨都给我带过来。”
任嚣也是霸气,知道是对付自己老领导的手下,也没有一点放水的意思,随手指了几个人就出发了,没过一会儿,卫缭从大秦带来的骑兵里负责探路的几个探子全部被捆在一起带了过来。
郭嘉指着他们对卫缭说到:“我五个人可以抓回二十个斥候,两千人足以让任何一支二十万以下的军队失去斥候传信功能,变成瞎子。在战场上彻底废掉。
而且,我还请墨家传了他们简单的藏匿之术,再加上你知道的可开二百步的神力弓,战场上,躲在尸体里暗杀掉对方的将领,或者完成其他任务,并不是什么难事。”
卫缭满脸震惊,这种思路,已经完全和自己所熟知的战争不是一回事了,不过郭嘉随即笑笑,说到:“其实我在妄言了,这只是最理想的效果,毕竟完成装备的配备后还要进行适应训练,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不过师兄乃是兵法大家,我这番想法,到底是否可行,师兄应该心底有数。
这次回到秦国后,我会找来更专业的射术大师和盗贼,让他们的潜藏之术和射术更进一步,到时候,哼哼,李牧拦得住匈奴十万人,却挡不住我默军两千人。”
卫缭看了看郭嘉,无奈摇头,知道这是将这支新军的训练思路告诉自己,等同于把秘传交给自己,这小师弟,是担心自己不肯尽力帮忙啊。“不过师弟这方法与我的精兵路线完全吻合,我又掌握着全部的铁鹰锐士,按照这样的方式,训练出一支一样的,不,更强的新军,完全不是问题。”
就在这一刻,卫缭下定决心,要打造一支新式军队,专属于自己的新式军队。
后世之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天,大秦帝国的最强爪牙,默军与尚未成型的鬼衣军,猛虎出柙!
一行人连日赶路,飞快越过秦国边境,直奔咸阳城而去,就在快到咸阳时,任涂兄弟传来消息:“报,公子,咸阳城外,有三波人马分别是大将军镳公、宗室公子阳还有齐人蒙武。”
卫缭眉头一皱,“老秦人,六国入秦之人,还有宗室,三方都派人来了。”
任涂犹豫一下,回答道:“回大人,公子,几位将军守在城门,是为了这两千大军而来,有人说,我等军籍暂时废除,需要重新择军队入籍,所以,几方势力都想将我等收入麾下,我们是不是给他们点教训……”
郭嘉摇摇头,说到:“据我所知,蒙武父子本是齐人,颇受排挤,在朝堂立足对亏了吕不韦的帮助,如今在此,应该是吕不韦参合了进来。
公子阳只是个小人物,不过他却是太后一系的人,出面应该是太后的意思。
至于镳公,秦国宿将,好战之人,应该是代表了老秦人的所在势力。
这也正是接下来朝堂上最强势的三方势力了,这些人同时出现,我们还真未必得罪的起他们,躲着点吧。”
卫缭点点头:“理应如此,不过师弟,你打算怎么办?这些人耳目通天,你可未必躲得开啊。”
郭嘉轻蔑一笑:“吕不韦对我的恶意,在赵国时我都闻得到,便宜他是不可能的;太后本为楚人,从了她的意,只会废掉我的默军;至于镳公,虽然值得尊敬,可是却用不好我的新军战法,所以他们谁也捞不到我的军权。
所以,这支大军我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怎么从他们面前过去进入咸阳城,默军自有能耐。”
“为兄倒是想知道师弟的办法。”
“怎么办?他们本来就是铁鹰锐士,是大秦子民,难道说,脱了军装后,用民籍入城,很难吗?”
郭嘉颇为自信,对着任涂命令到:“所有人,分散行踪,以本名持文牒接引入城,于秦王宫外集合!”卫缭看到这些人熟练的脱下军装,换上早已备在包裹里的农夫的衣物,不由地有些尴尬,自己还以为师弟会在此受些挫折,却不想,居然如此简单就解决了?
回头看了眼卫缭,笑到:“师兄,你这一千骑兵目标太大了,恐怕潜入有点难,不如,你就和我一起入宫?”
卫缭无奈一笑,“你都安排好了,我也没法拒绝你啊。所有人,原地扎营,若有人来询问,就说我连日赶路,患了恶疾,需要休养,暂时不回城了。”
郭嘉与卫缭二人简单化妆后,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验明身份入城,很快就来到了城门那三队人马的视线死角,二人相视一笑,“成了!”
正得意间,一个佩剑的少年不紧不慢地来到二人面前,“国尉大人爵位尊贵,打扮成这般,未免不太体面吧。”卫缭为了和郭嘉一起入城,将与自己爵位相配的冠冕藏起,扮成平民,这在大秦是失礼却违法的。
郭嘉一惊,居然被人看穿了,却发现卫缭一点都不紧张,一只手抓住那少年,另一只手抓住郭嘉,快速离开城门,抄路前往咸阳宫。
“师弟,这是频阳王翦,秦国数一数二的好少年。”卫缭在路上给两人互相做介绍。“王翦,这是我师弟,西虢公之后公子嘉,你们两个好好认识下。”
郭嘉打量了两眼,确认了这个人应该就是后期那位父子二人灭五国的王翦,年纪轻轻,看起来英气勃发,眼里满是自信,但是行为举止却彬彬有礼,当得起师兄称赞的年轻一代有望扛鼎之人。
“你就是那位改进农具的墨家钜子传人?”王翦有些好奇。
郭嘉点点头,“正是在下。”
王翦紧接着问到:“我看过你发给农民的农具,你一定是有了比楚国更强的炼铁之术,对不对?为何不用来打造兵刃?”
郭嘉越发觉得这个王翦着实天才了,仅凭这么一点细节就能猜到自己掌握了不下于楚国的炼铁技术,只这点战略眼光,就当的起一代名将。别的将领只是猜到自己有炼铁的本事,却不知道,自己带领下的墨家,比楚国的剑匠炼铁之术更加精妙。
“王兄,若此时,秦国农具革新,六国最多以为秦国正在努力恢复长平之战的创伤,若是兵刃一并革新,你觉得,六国会容忍秦国一步步积蓄力量?”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要以墨家反战的说辞来推脱,却是我考虑不周了。”王翦对着郭嘉道歉到。
“没关系,其实也不是没有打造兵刃,外边那些人正在谋夺的我训练的大军,其中不少人就装备了新的炼铁术打造的兵刃铠甲,一会倒是可以让你见识见识,若是这次见大王一切顺利,我保住了这支私兵,你可以助我一同掌管此军。”
“好!”
不多会,三人就来到了秦王宫前,王翦正要发问,却见四下密密麻麻的民众聚拢过来,随着他们脱掉衣服,不多时,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出现在了王翦面前。
宫门卫士见状不对,正打算盘问,却见卫缭除去伪装,对着宫卫命令到:“大王有令,国尉缭与公子嘉入宫见驾!这些人乃是铁鹰锐士,为我二人保驾!”
宫卫立马站回岗位,不再言语,郭嘉暗自点点头,“所有人,佩戴铁鹰标识,入宫,见驾!”